• 股票配资品牌有哪些 王凯丽:弘扬优秀传统家训文化 助力新时代乡村善治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3-24 00:32    点击次数:58

    股票配资品牌有哪些 王凯丽:弘扬优秀传统家训文化    助力新时代乡村善治

    文 | 王凯丽股票配资品牌有哪些

    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的《乡村全面振兴规划(2024—2027年)》提出,到2027年,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,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。其中要求,乡风文明持续提升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传承发展,农民综合素质全面提高;乡村治理更加有效,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。

   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、家教、家风,逐渐形成以家训家书、家风家教为主要内容的家文化。家训,主要指家庭或家族内部祖辈对子孙后代有关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教诲训示,表现为理论文献和实践训诫两种载体,内容涉及重道乐善、知行统一、修身律己、立志勤学、待人接物等方面,具有明显的德治色彩和教化功能。从西周的《诫伯禽书》到近现代的《傅雷家书》,现存家训典籍不胜枚举。诸葛亮《诫子书》以及《颜氏家训》《朱子治家格言》等,主要内容都是倡导良好家风。家风家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、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,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。当前,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现实价值,助力新时代乡村善治。

    挖掘家训文化底蕴,重塑乡村善治新气象

    优秀传统家训文化蕴含立志成才、以德修身的教育观念,家庭和谐、勤俭持家的治家之道,慎择交友、推诚守正的交友之道,以及谦恭谨行、勤勉进德的修身理念,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,又是建设现代家庭文明的载体。

    当前,随着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,流动人口大量迁徙,不少传统家训面临发展滞后和传承断层的问题。因此有必要以优秀传统家训文化赋能乡村社会治理,通过代际传承和邻里交往提高家庭成员的道德修养,推进优良家风向社风民风辐射。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中蕴含的德育理念,如《颜氏家训》《朱子治家格言》《曾国藩家书》《聪训斋语》《澄怀园语》等,教导后辈如何立身、持家、处世、读书、择友、节用,培育良好的家庭道德风气;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中蕴含的廉洁元素,如清代著名廉吏许汝霖制定的家规《德星堂家订》,其中蕴含的“为官清慎勤”理念在当前推进廉洁文化建设中就有积极的借鉴作用;要把弘扬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,如《郑氏家范》中蕴含的“和为贵”“善施与”“厚人伦”“美教化”,就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相融相通之处。

    培养乡土乡情乡愁,开辟乡村善治新路径

    作为熟人社会,中国乡土中孕育了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家训文化,承载着一代代乡亲子嗣的浓厚乡愁。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纽带作用,让民众记得住乡土,让乡村载得住乡情,让文化守得住乡愁,以乡土乡情乡愁开辟乡村善治新路径。

    当前,要切实找准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和现代乡村生活的切合点,将其转化为乡村柔性治理效能,唤醒民众乡土文化自觉、增强乡土文化意识、重塑乡土文化自信,推动乡村治理由传统向现代转型。可以依托文化长廊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站),建立家风家训博物馆、文化馆、展示馆等,打造承载乡情乡愁、构筑精神家园的新阵地。鼓励专家学者、“乡村能人”等拓展和完善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内涵,打造传承家训文化、展示乡村文化的新名片。组织“写家训、晒家训、诵家训”“家训文明户”等研学和表彰活动,为培育文明乡风注入新内涵。

    创新家训传播方式,激活乡村善治新活力

    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既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家训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、道德规范,又要善于向新媒体技术借力,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让优秀传统家训不再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文化遗产,而是“活”起来,不断焕发新的光彩,为现代社会提供有益的精神滋养,进一步助推乡村治理提质增效。

    一方面,要借助数字技术、虚拟现实(VR)和增强现实(AR)等新载体,将优秀传统家训故事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结合,以传统家训、乡村旅游为媒介,以文化体验和文化解码为方式,促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。另一方面,要从“人、物、场”三维度构建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播体系,以“场景+家训”模式打造网络视听节目,鼓励和支持乡村民众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以短视频的方式进行推广,推动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广泛传播。此外,地方政府可对当地的家训资源进行挖掘、整理和完善,建立家训文献档案与专题数据库,做好数字化开发利用,搭建交流共享平台,推动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传承、普及与发展。

    作者单位: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

  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(24YJCZH296)阶段性成果股票配资品牌有哪些